[新聞] 碩專班一年收入逾23億 大學市場規模驚人
【論文歪風4】碩專班一年收入逾23億 大學「市場規模」驚人
2020-07-28 19:49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
李眉蓁論文涉抄襲事件,除了反應政治人物個人誠信,也凸顯台灣高教在職專班浮濫開
班的亂象。尤其當一般生學費被教育部嚴格管控下,EMBA除了可以經營業界人脈,高學費
對許多學校更是筆好「生意」。本報調查,近年「碩專班」每年招生名額約1萬5、6千人
,高教工會估算,以每人每學年10萬元(碩一加碩二),一年「市場規模」超過23億元。
EMBA是各校金雞母 台大專班畢業得繳足100萬
根據統計,「碩專班」一年招1萬5、6千個招生名額中,國立大學大約占8、9千名,私立
大學約6千多名。其中,EMBA學費最高,堪稱各校的「金雞母」。以台大EMBA為例,前六
學期無論修習學分數多寡,每學期均需繳交「全額學雜費」16萬8000元,專班學生畢業前
至少要繳足六學期全額學雜費,總計100萬8000元。
若在學超過三年,第七學期起改收「學雜費基數」(每學期1萬2720元)加上「學分費」
,每學分1萬1130 元。台大其他在職專班的學雜費一學期大約5萬9000至7萬7190元,在職
專班收費高出一倍多。
其他國立大學EMBA每一學分的學分費,差不多1至2萬元。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
專班(EMBA) 一學分1萬1000元;「學雜費基數」為每學期2萬元,總學費約60萬元。私立
大學的EMBA每一學分的學分費約3千至1萬元不等,其他在職專班學分費和學雜費,都比
EMBA便宜。
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說,私立大學有招生壓力,當然更關注利用碩專班「開拓生源」,
但有國立大學老師說,其實公立學校有時候也仰賴專班帶來額外收入。
為搶生源 容忍各種抄襲、代寫代上課怪象
陳柏謙舉例,假設私立大專院校每年招收6500名碩專生,即便假設每一名學生都在兩年內
畢業,平均每年私立大專院校內碩專學生應該超過1萬3000人。以一學年學費最低10萬元
計算,一年大約就有13億元的「市場規模」;如果加計國立大學,碩專班一整年的「市場
規模」,可能超過23億元以上。為了搶「生源」,才會出現各種論文抄襲、代寫、代上課
等光怪陸離、匪夷所思的現象。
因為論文抄襲被撤銷學位的個案,公私立大學都有。成功大學100年時曾因學位論文抄襲
,撤銷四名碩士在職專班畢業生學位;其他如中山大學、彰化師範大學、政治大學、高雄
大學等校,近年也有碩專班學生違反學術倫理被撤銷學位。私校部分,包括世新、中原、
文化等多所大學,近年也都有碩士在職專班學生違反學術倫理而被撤銷學位。多數人被撤
銷學位,是因接獲檢舉,經審定委員會進行審查確認抄襲後,撤銷碩士學位。
教育部前部長吳思華表示,EMBA基本上是在職進修,公共性不強,「讓學生和學校自己負
責就好」。他認為教學內容、畢業門檻等,都可由學校與市場自行調節,教育部少插手、
充分揭露資訊就好,但他提醒要注意避免向上延伸至DBA(產業博士學位學程)。
吳思華說,EMBA、在職專班學費高,應該要求學校自律,很難用公權力單一標準要求就有
效果。根據他在教學現場觀察,各校這類班別,教師、學生的歧異度也非常大。
高校擴張失調 教授指導過量學生無法把關
大葉大學前校長、中興大學特聘教授武東星說,真正的問題在整體高教擴張失調,加上因
資源不足產生的歷史共業,以及過去沒有論文強制公開機制,而網路搜尋與論文比對系統
尚未普及,幾件案例都是被檢舉才處理,「預期未來這兩三年,可能有更多的碩博士論文
被舉發。」
武東星提到,大學把碩士在職專班與博士在職生,當成是增收學費的一種管道;但教育部
沒有增加人員補助,常見一個老師指導非常多位研究生,遠超過其所能負擔,也造成指導
教授無法充分掌握論文品質和產出過程,部分學生鋌而走險。但他認為,因學術倫理問題
(抄襲、代寫、造假等)撤銷學位的案例,指導教授也難辭其咎,系所有必要限制每名教
師指導研究生的人數。
「既然發生了就得面對。」武東星建議,可考慮給尚未被舉發的論文,有6至12個月的更
正緩衝期,特別是「未適當引用」的論文,能給予補正機會;嚴重抄襲的論文,則申請註
銷畢業論文並繳回學位證書,改發給修業證明 。如此或可避免耗費太多社會資源,也降
低對術單位士氣的打擊。
https://udn.com/news/story/120884/473702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7.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596102441.A.8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