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關於胎教音樂
※ 引述《woloo (世事無絕對!)》之銘言:
: 請各一下前輩們,
: 在懷孕的期間,
: 有人有聽胎教音樂嗎??
: 如果有的話,請問都聽哪些音樂呢??
: 剛剛網路上搜尋了一下,
: 看起來不錯的還都不便宜呢??
: 還是大家有什麼好意見呢??
: 請多多指教.
胎兒應該聽不清楚任何外界聲音
但我相信胎教音樂是有用的
因為我覺得音樂其實不是給寶寶聽
而是給飽受壓力的媽咪緩和情緒用的
一個身心都健康的媽咪才有健康的寶寶啊
所以一般胎教音樂都是以柔和音樂為主
如果受不了古典音樂那就別折磨自己了
聽聽搖滾音樂也不錯囉!!
=============================
聆聽孩子的夢想世界
讓孩子腦力動起來
父母該如何適時協助孩子發展他們的語言、數理、生活與藝術欣賞的能力?
又該如何避免揠苗助長?
本篇文章原刊登於《康健雜誌》2003年Kids兒童專刊 作者:朱念文
出版社編輯羅文翠的寶寶剛出生沒多久,
便已經有不知從何取得名單的推銷員上門,要她購買幫助大腦發展的產品。
她雖然沒有接受,但推銷員說服力十足的說詞,
卻也讓她猶豫不決,深怕寶寶真的錯過什麼。
打開報紙,隨時可看到「把孩子變聰明」、「激發寶寶潛能」等產品、課程,
甚至用指紋掌紋檢測孩子的智能分布。
台大兒童心理衛生中心醫師蔡文哲拿著八卦雜誌報導直搖頭,
「根本和算命沒兩樣。」
陽明大學教授洪蘭則嘆道:「這些商人真的害死父母了。」
她滿心不解,為什麼父母沒有能力判斷真偽?
以胎教錄音帶為例,子宮內充滿雜音,透過羊水的傳音結果和空氣不同,
「把頭泡在游泳池裡可以聽見別人在說什麼嗎?」
洪蘭強調,這應該是常識。
實驗的確顯示胎兒喜歡聽媽媽的聲音,
但那是針對句調而非細節,研究人員把錄音帶倒過來放,
破壞了句調,胎兒就不愛聽了。
商人只取對商品有利的部份,說得天花亂墜,
「要騙錢真的太容易,」洪蘭開玩笑說自己可以改行了。
細看廣告內容不乏專家說法、研究證實,
卻沒有說明是什麼領域的專家;研究的內容、規模;
研究對象是嬰兒還是成人?
除了含糊其詞,或舉出似是而非的資料跟產品搭上線,
甚至以「多年來」、「極受家長歡迎」及驚人的個案數模糊焦點。
與生俱來的活躍
關於大腦如何建構和運作,科學家尚未得出完整的答案,
但拜科技之賜,已能更深入探索幼兒的大腦發展,提供父母正確的背景知識。
近十年來,科學家開始運用精密的影像科技掃瞄、定位兒童的大腦。
結果發現,寶寶一出生,神經細胞之間的突觸便以猛烈速度形成連結,
幫助他了解外界並產生互動。
2~3歲前,每個神經元會擁有1萬5千個突觸,遠超過寶寶的需要。
隨著孩子成長,大腦會修剪某些不需要的連結,並加強有用的連結。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美國國家心理衛生院及麥吉爾大學的科學家,
利用磁振造影(MRI)技術,追蹤研究了24位3~15歲的孩子長達4年,
觀察腦細胞的發展及連結情形。
綜合之前的研究,對大腦4個關鍵的學習區域有了以下新發現:
■語言能力:7~12歲是學外語關鍵期
寶寶的語言技巧在1~4歲間有爆炸性的發展,字彙從20個增加到數千個。
1997年針對雙語學習的研究發現,在幼年時學習外語,大腦使用的機制和母語相同,
若青春期之後才學外語,第二語的學習中心則已不同於母語。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員則發現,
7~12歲間,大腦的語言區域每年仍可成長20%,語言的理解力和字彙持續增加,
因此是學習第二外語的好時機。
13歲之後成長趨緩,學習外語難度隨之提高。
這並非暗示昂貴的幼兒外語課程或學習工具能奏效,
除非孩子能處在足夠的外語環境,
如父母會在家裡使用外語對話,否則難免事倍功半。
但從上述結果看來,在小學課程裡提供外語學習,成效將比國中以後開始理想。
■數學能力:7~13歲迅速成長
新研究發現,大腦支持邏輯、數字和抽象推理的頂皮質區(parietal cortex),
在7~13歲間迅速成長,7歲前此區域尚未發育完全,
大部份孩子雖有簡單數字概念,卻未具備學習複雜數理的能力,
在7歲到青春期階段,數學教育相形重要。
台大數學系教授史英曾為文指出,數學教育的目的是在培養思考能力,
即使提早練習特別的技巧口訣,也未必能提高數學能力。
父母的引導重點應在讓孩子有興趣接觸數學、思考原理,而非強記演練。
■音樂能力:及早接觸好處多
威斯康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徹爾(Frances Rauscher)
針對兒童學習與音樂做了數項實驗,
其中之一是先讓幼兒接受兩年的鋼琴課,再測驗他們的空間概念,
平均而言,上過鋼琴課的孩子成績比沒有學琴的高34%。
但這項研究並沒有排除其他樂器的影響,且大部份孩子是在短期基礎上接受指導。
而羅徹爾最近發表的報告進一步指出,
如果孩子在7歲前接觸鋼琴課並持續下去,上述影響可以持續到四年級,
但如果停止,測驗分數便會下降。
早期經驗的確有助於訓練絕對音感。
絕少職業音樂家在7歲之後才開始接受音樂教育。
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教授卡絲托黛蘿(Lori Custodero)認為,
3歲孩子已經可以由父母陪同參與團體性的音樂課程,
7歲則可以進一步開始正式且較多練習的音樂課。
身為「莫札特效應」迷思的始作俑者之一,
羅徹爾卻堅信被動的聆聽音樂不能取代實際的學習經驗。
莫札特效應的受試者是大學生,他們在聽莫札特音樂之後做數學試題,
因分數提高,而被擴大成「聽莫札特會變聰明」的理論,
但這個結果從未證明對幼兒有同樣的效應。
羅徹爾指出,早期讓孩子接觸音樂是有益的,
但父母並沒有理由期待他們聽了之後成績會變好。
■動作技巧:7~11歲開始茁壯
7~11歲間,大腦管理動作技巧的區域開始茁壯,
新的突觸出現,沒有用到的則被修剪,家
長會發現,這個發展階段似乎跟多數孩子對運動感興趣的時間吻合。
這4年中,每當學習一項新技巧,便會有新的突觸生長,
但大腦只會保存正在使用到的連結,50%和運動技巧相關的突觸會消失。
洛杉磯加大研究員湯普森(Paul Thompson)指出,
在這個階段學習和訓練運動技巧,大腦支持動作的關鍵系統較可能維持下去。
別把孩子變笨了
因為新生兒爆發式的學習力,前三年的發展相當重要。
但3歲之後腦力仍持續不斷變化,
以掌管推理、判斷、解決問題等智力發展的前額皮質(prefrontal cortex)來說,
直到成年之後才完全成熟。
洪蘭指出,所謂三歲定終身,輸在起跑點或學習有黃金時期等說法均屬無稽。
早期學習是透過重複來學習,例如教孩子綁鞋帶,媽媽示範孩子模仿,
做個10次就能學會,是最基本的學習方式。
但9歲後孩子大腦活動程度降到和成人相仿,
開始進行邏輯思考等更高層次的學習,「要強調的是這個階段,」洪蘭說。
著有《最初三年的迷思》(The Myth of the First Three Years),
並擔任美國麥克唐納基金會(James S. McDonnel Foundation)總裁
的布魯爾(John T. Bruer)認為,
許多父母願意相信「天才是可以被培養的」,並且努力為它尋找合理的解釋,
任何小實驗,不管多粗糙,只要能支持這個迷思都被歡迎。
事實上,神經科學與實際教育方法相隔遙遠,
即使證據顯示小孩一出生便用與生俱來的能力,
以驚人的速度學習,也無法確定特定的刺激,
如雙語錄音帶、教育光碟、莫札特CD對他們的大腦發展有益。
在美國,寶寶大腦發展的產品市場迅速擴張,
嬰兒錄影帶的銷售額達到一億美元,教育軟體的業績四年內成長120%。
天才寶貝公司(Baby Genius)即以莫札特效應大發利市,
無視於實驗對象為大學生的事實,銷售員忙著說服父母,
如果沒有買CD,就讓寶寶錯失了成為天才的機會。
而國內這股腦力開發趨勢也持續發燒。
洪蘭曾發現一本暢銷書上寫要父母每天讓孩子用左手寫幾個字訓練右腦,
她因此打電話到出版社抗議,才發現還有更離譜的說法。
「絕沒有先開發右腦這回事,」洪蘭說,
全腦開發可以分開訓練左右腦的說法完全錯誤。
只要兩個腦半球間相連的胼胝體沒有被剪開,
左右腦的訊息便能互通,根本不可能針對特定腦半球做訓練。
小兒神經科醫師及大腦早期發展專家尼爾森(Charles Nelson)也指出,
寶寶早期能力的發展,自有其進度及時間表,
這是數千年來大腦不斷進行的工作,早在錄影帶發明之前。
做孩子的鷹架
有些家長或許覺得,即使這些產品課程未必有學理根據,也不至於有害。
兒童精神科醫師葛林斯潘(Stanley I. Greenspan)卻認為,
訓練會造成壓力,令人擔心的不只是父母反覆播放錄影帶或記憶圖卡,
而是幼兒在做這些事時錯過了真正重要的學習──遊戲。
玩是幼兒認識複雜世界、與人建立關係的關鍵,
任何他們要學的事均可在遊戲中完成:
牙牙學語、認識物品的用途、建立抽象概念,
這些學習不是靠聽指令訓練,
而是從敲敲打打、聽故事和扮演遊戲建立。
除了語言、運動技巧和空間概念外,
自信、安全感和信任等更是孩子早期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持,
這些經驗所形成的人格特質將決定孩子的學習狀況。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會2000年的報告,
在學校表現良好的幼兒,並不是那些先學會算術或背誦的,
而是可以坐在位子上集中注意力,
與別人和睦相處、控制自己情緒的幼兒。
培養這些特質必須仰賴充滿愛意的親子關係,及合理有紀律的管教方式。
洪蘭指出,愛迪生5歲才會說話,日後依然成為偉大的發明家。
早說話不代表聰明,晚一點才走路也並非遲緩,
發展里程碑有其時間的上下限,超過限度才要注意,
父母不要太緊張,一天到晚跟別人比,
或忙著做測驗,自己替孩子貼上不正常的標籤。
大腦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神經細胞間的連結,
判斷跟誰連結是由基因設定,連結的疏密卻是靠經驗。
「無意間的學習才有用,」
洪蘭說,常帶孩子到外面走走,自然能學到很多東西,
尤其是創造力,便是在神經連結很密,
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下產生,是無法靠金錢培養的。
知性發展和生活教養密不可分,孩子隨時對周遭世界投以好奇的眼神,
父母的引導和互動,如唱歌和唸書給他聽、指出有趣的人事物等,
絕對比制式、重複的刺激更能豐富孩子的經驗。
多花時間與孩子相處,自然能了解他的生活習性和特質,提供相應的學習環境,
「如果孩子很快樂,你就做對了,」洪蘭肯定地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www.wretch.cc/album/u504053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