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政大 政治研究所 推甄
趁還沒放榜前還是把心得打一打好了,
如果沒有上的話會更不想打。
先講一下我的背景,
政大廣告畢業,輔系政治與哲學。
畢業總排名比是13.6%。
有擔任過一年的學生議員,
大四下拿到唯一一次書卷,
有考過德語初級檢定。
能說嘴的大概就是這些。
首先是備審資料的準備。
其實我沒有花很多心力在推甄上面,
我到了九月才決定要推甄,
很幸運的是,我找的兩位老師都一口答應可以幫我寫推荐函,
不過一位老師是請我自己擬好再給他簽。
(其實我還挺沒禮貌的在開學第一天去教室等老師)
另一位老師是請我提供我的修課課名還有修課成績給他,
之後他放在系辦讓我自己去拿,
從頭到尾都是email往來。
自己擬推荐函我覺得是有點難度,
主要是參考本板精華區,還有google,
如果有人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再把我擬的版本放上來。
再去找老師的時候請把東西都準備好:信封、筆,封口膠之類的東西。
政大的信封在正門口旁(對我而言是)新蓋的校友服務處有賣(還是合作社啊?),
我帶的是黑筆,但經老師提醒,好像是藍筆比較好。
(不過這年頭彩色印刷很漂亮,好像沒有差)
封口膠我是那種半透明的膠帶,油性筆寫在上面比較不會掉。
我原本有準備小餅乾要送給老師,
但老師說他不能收,
於是我又帶回家了。
不過我自己做的小卡片老師有收下就是。
再來是自傳,我很不會寫自傳,而且每次寫每次都覺得心虛。
可是後來想一想,如果我自己都覺得心虛,那誰還會想要收我這個學生?
加上某天又看到《金髮尤物》的重播,
看著艾兒伍茲的自介video我茅塞頓開,
簡單來說就是漂亮的形容詞加上適當的例子。
比如說:我學業表現優秀,怎麼個優秀法呢?這時就要把修業成績拿出來講。
(這種事也許已經很多人知道,但我到今年才體悟到...)
然後後面做一個經歷、表現的簡表。
再來是研究計劃,
因為我九月才開始準備,(好啦其實我十月多要繳資料了才在寫)
所以沒有發展出很完整的研究計劃,
我就只有把我想做的研究方向大概講一下,
然後跟學習計劃還有生涯規劃放在一起。
獎狀就儘量附吧,我連去暑期語言班的證明都附了。
其他備審資料的部份,因為政大沒有限份數,所以我交了兩份,
一份是我在自傳中有提到的報告,
另一份是與我想做的研究領域的報告。
(後來知道人不能貪心,會害了自己)
台大有限一份,我就交了與研究領域相關的那份。
再來是裝訂的問題,
因為我時間不夠,
我就去文具店買一般的資料夾把資料放一起。
中間有放隔頁啦,其實如果能把所以資料編頁碼,
然後第一頁放個目錄應該會比較好。
資料放的順序政大簡章上有講,
台大好像沒有,我就照它上面列的所需繳交資料的順序擺。
接下來的筆試沒有什麼好說的,
範圍超大,無從準備起。
台大考了名詞解釋,實在不知道的也要亂掰一下。
我就硬是把多元民主給掰上去(雖然知道應該不是它)
其實考台大時我時間分配得不太好,
第一題沒有想清楚要寫什麼就動筆,
變成雖然有格式,但是內容很亂,
又一直想到東西補充,結果好像就變成是最多內容的一題。
這個比較慘的是,變成其他題目你"好像"比較不會寫。
其實今年台大的題目除了最後一題紀念杭廷頓以外,
我幾乎都沒有真正學過,
大多是靠著自己的想法亂掰出來的。
杭廷頓是問他的著作大概內容,還有自己的評論,至少要寫兩本。
我想大家腦海中應該就是第三波跟文明衝突兩本吧,
我也只想到這兩本,
所以就努力給它寫下去了。
政大的題目更讓人傻眼,根本就是在考憲法。
四題名詞解釋(記得有全球化跟亞洲價值,另外兩個忘了),
兩題申論第一題是問第七次修憲後對於我國政治生態有什麼影響之類的
(我忘記有沒有明確講到單一選區兩票制),
第二題問如果有第八次修憲你會有什麼建議。
這只能說好險我大二修周良黛老師的課還算認真,
臨場沒有被嚇傻,還能掰些東西出來,
想起來當初修這堂課老師上的東西真的是挺多的。
這邊有個差別是,
台大考試時講台放了一個鐘,
考生可以很明確知道時間,
但是政大只放了一個小鬧鐘,
而且後來似乎也不是以那個鬧鐘為準。
不過因為政大我大概提早五分鐘就寫到一個段落,
腦中再也擠不出個什麼東西,
所以我就放空了。
再來是面試的部份,
政大後來是筆試口試都要參加,原因呢...可能是因為報名人數太少吧~
說真的其實我原本沒想到自己真的有機會口試,
所以交出去的資料真的沒有特別再看。
考前的晚上才把自我介紹寫出來,
不過後來證明我是白費心血,用錯了力氣。
政大的口試有五位老師,裡面我只上過一位老師的大班課,
聽說都是教授級的。
口試在小會議室進行,
一位老師負責主持口試的樣子,我坐在他的對面,
其他四位老師分別坐在左右兩側。
我面前有錄音機。
主持的老師先跟我說明口試的進行,
前面會先有五分鐘要我講我對於我想做的研究領域有多少了解,
對這個領域的各學派又知道多少,
另外還要說我認為政大政研所可以在這部份提供我些什麼。
再接下來的十分鐘,各個老師會分別問我問題。
我想做的是政治思想領域,
但我對這領域現今的學派並不是很清楚。
我有提到政大政研所這方面開的課很專精,(把過去有開的課名講了一下)。
正當我因為不知道要再講什麼而停下來的時候,
主持的老師說:時間掌握得不錯,那我們接下來先請xxx老師提問好了。
(真是好險)
A老師問我比較政治的問題,
內閣制的起源還有特色。
我當下只講得出來權力融合...
後來實在沒話講了,就說"我現在想不到別的,但如果有多一點時間..."
然後B老師就說那他來問問題,如果我想到還可以再補充。
B老師問我,那如果政大的學生議會變成內閣制會怎麼樣?
(因為我交了一份報告是有關學生議會與學生自治的)
因為我有上過B老師的課,所以我知道老師就是那種很喜歡逼問人的人,
說真的我都沒有準備也根本沒有想到會被問到這種問題,
我當下能做的只有把腦中的想法好好的講出來,
然後勇敢的面對老師提出來的問題。
比如說,我說我覺得不太可行,
因為我覺得學生議會的角力還挺大的,
如果使用內閣制可能會運作不良。
老師大概問我為什麼吧,
我說因為內閣制是比較需要妥協的制度,
而政大學生議會這種派別分明,容易造成僵局。
老師(或是我自己挖洞)提到:那如果是總統制呢?
我說我覺得總統制可能會比較好。
老師說:所以你覺得總統制在所有地方都比較好囉?(挑眉)
(這當然不可能啊)我說:不是,我的意思是,在現在政大學生自治的情況下,
總統制可能會比較適合。
我中間還有提到一些我覺得內閣制不適合的原因啦,
比如說已經有幾年沒有學生會會長,今年才剛選出來。
還有開會人數一直都很低,
老師說,那是因為他們覺得開會不重要,
如果用內閣制,讓他們覺得開會重要那就不一樣了。
我忘了我後來回答什麼,
好像是說如果是用內閣制,那麼很有可能在還沒投票前就知道結果,
那這樣出席率也不會高。
(其實我覺得出席率高低根本不是因為會議重要與否,
不過當時不好講。)
其實B老師問得挺久的,
後來是另一位我知道治學非常嚴謹的C老師問我問題,
也是問憲政有關的,
他問我台灣目前的憲政體制是哪一種,有什麼優缺點。
我說是雙首長制,然後是權責不清這樣。
老師又問我說如果要改的話要怎麼改比較好,
我其實也講得挺含糊的,
就說要解決權責不清的問題這樣。
再來一個D老師問我"自治"的概念(也是因為我交的那一份學生議會的報告...),
我就往比較政治思想的部份做回答。
老師有再追問一個問題,
我扯到了康德的概念,
然後喜歡逼問人的老師就又挑了一下眉。
後來他有跟主持的老師交頭接耳了一番,
在我回答完D老師的問題後,
主持的老師說B老師還有問題想問我,
可是正好時間到了,
於是B老師就簡單的問了說:你既然對政治思想有興趣,
那為什麼會交了一份學生議會的研究計劃?
我聽到真的是傻眼,
我說:我還有交另外一份報告,韓非子的。
老師喔了一聲。
原來我剛被問那些問題是因為他們只看到學生議會那份報告嗎!
看來我得建議之後推甄的人報告真的不要交太多份,
我明明也沒打"研究計劃"在那份報告上面。
而且政大的研究計劃是分開的,雖然我只寫了兩張紙,
但是我有在我的研究計劃那打"研究計劃"四個字。
再來是台大的部份。
(我突然想到我台政兩所都是倒數第二個進去面試的...)
台大會有面試我也是有點意外,
因為筆試的題目我真的不太會,
而我所交的資料也沒有很多,
也許排名比還是有差吧?
台大的老師有三個,
同樣簡潔明快的直接問研究報告有關的問題。
這邊就是我自己的問題了,
我交了韓非子的報告,(因為台大說只能交一份有力著作)
可是我沒有再好好的複習韓非的概念。
後來我連續講了幾次"不好意思,我現在回答不出來"後,
我想老師也就放棄我了XD
開始講一些比較閒聊的話題,
比如說我覺得廣告(我本科)跟政治有什麼相同之處啊?
我有沒有什麼知識上很深刻的體驗啊~
為什麼我沒有讀政治雙主修啊~
這種問題。
雖然兩所的面試我覺得我的表現都不是很好,
但我覺得都是很好的經驗。
感覺有被重視,老師有看過我交的資料。
所以口試前真的要再好好看過自己繳交的資料,
不能比老師還不熟自己交的東西。
兩所面試都沒有給自介的時間,
後來想想也是,又不是只有筆試和口試的考試(如外交特考),
備審資料裡已經有自傳了,
能認識一個學生的時間也就那麼幾分鐘,
何必要他再講一遍他其實已經給你的資料呢?
希望以上落落長的分享能有些幫助,
也希望大家都能進入自己理想的研究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