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7彰師輔導諮商所推甄心得
一、 個人背景
首先要感謝PTT上許多文章的分享,幫助我順利考上彰師輔諮所,尤其是在面試準備
上提供了我許多的方向。不過由於大部分的心得分享主要針對考試(筆試),推甄的分享文
章實在不多,有幸考上之餘也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我的經驗分享,讓有志於輔導所的考生在
準備上有更多方向
我是本科系畢業生,推甄面試時(106年12月)已有半年實習、半年正職,及一年服中
輟役的個案工作經驗,因此相較於應屆畢業生會有比較多實務工作經驗的優勢。會特別提
這部分,主要是因為我(主觀)覺得彰師的篩選標準相當重視實務經驗(從口試題目、考試
分數以及前人分享經驗所做的推測),因此若有志於彰師諮商所的考生,可從大學階段就
開始加強實務經驗的累積,並在製作書面資料時特別著重實務經驗的呈現
二、推甄結果
由於考量工作地點,所以我只有推甄彰師大。以下為成績分布,由於書面審查跟諮商
演練分數並無特別突出,所以下述針對備審資料及諮商演練的建議僅供參考,主要可參考
的部分是評審的提問及演練情境,以利自我練習時的方向準備
1.書面審查(40%):86.33(第一階段最低錄取84)
2.一般口試(30%):92.67
3.諮商演練與口試(30%):86
總分:88.13(最低正取分數84.77)
三、備審資料
(一)成績單:師大心輔系排名6/44,有領過3次書卷獎,但無科技部計畫,也沒有跟教授
研究室
(二)自傳
我主要分成【家庭篇】(家庭動力的覺察與影響)、【圓夢篇】(立定志向與大學時
的服務經驗)、【篤行篇】(工作遇到困難個案的反思,及念研究所的動機),最後是【
展望篇】
我的排版配置模式千篇一律,我想畢竟不是選美,只要抓住讓人「字大、圖多、清爽
、一目瞭然」的原則即可,標題加框凸顯,副標可用亮色圓形底圖呈現,盡量精簡且重點
用紅字或螢光呈現。內文撰寫部分的一般原則是負面事件也要用正向結果來結尾,但我這
次有寫下一個我無法處理的嚴重個案狀況,在自傳內文中並沒有一個好的結尾,希望透過
「待續」的意味來表達我想要就讀研究所的動機與理由
(三)研究計畫
我覺得研究計畫是我書審分數不高的主要原因,因為一開始不想推甄就是因為研究計
畫寫不出來,直到有同事鼓勵,表示推甄的研究計畫並不一定要有多完美的呈現,只要讓
教授看得出來,考生有文獻蒐集、APA格式以及研究語意撰寫具有邏輯的能力,並能在口
試時說明為何要用這個研究方法、為何採用此種統計方法即可,不需要達到大專生科技部
研究計畫得獎的程度
我覺得自己最後寫出來的研究計畫有幾個缺點,一個是研究方法過於簡單,只用兩個
變項的積差相關,及簡單迴歸分析跑預測,另一個缺點是我的研究主題跟系上教授的專長
不符。所以在研究計畫部分請自行斟酌,不過我的建議是如果真的很想念輔導研究所,不
如花一個禮拜的時間放手一搏,有寫有交都總比事後感嘆沒報名推甄還要來得好(就算不
幸落馬,至少嘗試過了也會比較甘願準備筆試)
最後補充,我有聽說有科技部研究計畫的執行經驗在推甄比較有利,不過我沒有科技
部研究也沒有跟教授研究室,寫出來的研究計畫也被同事有諸多批評,所以沒有相關研究
經驗的也可以試試看(但至少要有引用的APA格式跟基本研究計畫撰寫能力)
(四)讀書計畫
分為【修課計畫】(碩一~碩四的課程大致安排)、【學習計畫】(入學前、就讀中
、畢業後)以及【自我能力評估】(表格自行設計,可參考心理師或輔導老師的能力指標
或工作內涵)
(五)推薦信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找大學教授寫推薦信,但因為我已經畢業兩年,一方面不好意思
再麻煩大學老師,另一方面我也懶得email往返以及回到學校去拿推薦信,所以我最後找
工作的同事(輔導組長)以及服役單位的專輔幫我寫推薦信,雖然不知道評審會不會看內
容,但至少可確定推薦信不一定要找大學教授
(六)有利審查資料
我的呈現方式是先將所有證書及資料表列在一頁A4裡,後面再放證書的影本。這樣的
好處是可以讓評審一目瞭然,不用一頁頁翻到後面的證書才知道有哪些資料。
一般應該會從大學階段開始放,不過我高中有小論文比賽特優,且獎狀上面有註明題
目(跟憂鬱症相關的主題),所以我也有放入高中得獎證明。此外我放入的有利資料包含
:英檢證明、認輔教師證明、書卷獎、張老師培訓證明、補救教學研習證書、課輔志工證
明、精神科服務證明、社福機構服務證明、團體成員證明、教案比賽獎狀、社團服務營隊
證明、社團服務學習得獎證書、輔導類研習證明(例如性教育、家族治療、校園性別事件
、中輟聯繫會議…),總之我覺得只要是【經歷跟得獎】都可以放入,如果未來志願是輔
導教師,教育類證書與證明也可以放入。
另外有的單位並不會給服務證書,我的作法是在A4表列裡面有呈現,但後面舉證就沒
有放證書,然後在自傳裡面呈現相關照片。但切勿捏造,因為評審有可能會問相關的經驗
,如果被發現沒有相關經驗卻寫進去就慘了
四、面試
(一)諮商演練
1.演練情境
有三位評審以及一位研究生當個案。評審只有說明會談時間有9分鐘,前1分鐘響鈴提
醒(我有點忘記演練確切時間是8分鐘、9分鐘,還是10分鐘,總之演練+口試總共15分鐘
)。評審沒有說明第幾次會談就直接喊開始
個案主訴是擔憂找不到全職實習的碩二研究生,我評估個案主要核心議題可能是人際
知覺與錯誤解讀,個案狀態方面,他的話很少,感覺建立關係不易,且個案情緒能量一直
呈現低靡貌,所以我就問了個案的支持系統,但個案卻情緒較為高漲的回應我其人際扭曲
的部分,這裡讓我覺得有點刻意(因為好像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所以我的「猜測」
應該是個案有預設一個特定主題,並在後續口試中評量考生是否具有評估個案的能力。因
此針對部分的建議是在會談過程中,除了同理與探問外,也要練習評估與觀察個案重複出
現或是特別有情緒的行為模式或想法(個案概念化),不一定要針對這部分立刻有什麼介
入,但當個案呈現出來時需要留心
臨場表現部份,我覺得我在演練過程中感覺很慌亂,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不知道這是第
幾次會談,心中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做結構化跟保密例外,所以腦中還在轉的時候就隨口問
了「今天我們要從哪裡開始」,結果個案疑惑的回答「什麼意思」,後續也有點類似的調
性,也就是進行探問時被句點或是訊息不多,導致我的同理跟情感反映不僅抓不到核心還
多次被糾正(但我覺得我做得不錯的部分就是很穩的回應:謝謝你告訴我,這樣我就能更
了解你的感受)
我評估我們的關係建立得很不好、個案當下狀態已低落,且個案表明對本次會談的期
待僅希望有人陪伴說話,所以當個案顯露出預設的主題時,我將會談焦點放在支持個案,
而沒有更多深入探索。當評審提問會談時進行的方向,我覺得只要能夠說出自己的評估,
也就是為什麼要深入,或是為什麼不深入,我覺得都是可以的,且在回答口試時,如能有
條理地說出自己的「評估及思考過程」,相信會對口試很加分
補充說明:因為諮商演練跟口試都是在木質地板進行,所以要脫鞋子!我當天穿了一
個破洞的襪子,到場知道要脫襪子後就一直很焦慮,完全無法專注,一直在想辦法遮掩我
的破襪子,所以請記得穿新的襪子
2.評審提問
(1)觀察到個案什麼特質
我一直不太懂評審問這個的用意是什麼,所以就回應他很鍥而不捨的努力投了八間機
構的履歷、對諮商工作很有熱忱,但老師聽完我的回應後就一直皺眉,我這得這應該不是
他要的答案,當下真的很被打擊
(2)要怎麼將個案特質的優勢轉化成因應問題的力量
我覺得評審似乎以為我是應用SFBT取向,因此我做了一些澄清:我當下觀察到的個案
情緒狀態是很低落的,同理與情感反映也沒有辦法幫助個案說更多,所以希望藉由因應問
句稍微提高個案的情緒,才能做後續更多的探索,但嘗試之後發現這個策略對個案並無效
果,因此轉向詢問其支持系統,因此我選擇介入策略的歷程,主要是為了更多了解個案的
主訴,而非將問題轉化為解決之道(我這題的回答即上述提到的,說出自己的「評估及思
考過程」,因此皺眉的評審總算稍稍點頭,我覺得評審的點頭代表的應該是,雖然評審不
認為我的介入是好的,但能夠理解與接受我的評估)
(3)對個案狀況的評估,有什麼未來可以深入的主題
這個問題應該是在問概念化的部分,也就是了解我有沒有抓到個案問題核心的能力,
我回答個案的人際知覺與扭曲的部分,老師們有點頭回應
(4)個案什麼特質與他的主要問題有關
又回到第一個問題,但我還是聽不太懂老師想問什麼,就針對可能影響到其人際關係
以及找不到實習單位的部分,說出對個案的觀察(但老師也是露出有點困惑的表情)
(5)之後的方向,例如協助個案寫履歷...
因為時間快到了,總之老師想要知道我後續會怎麼做,我回答我沒有辦法自己決定,
因為諮商目標的設定需要考量「我的評估、會談次數、個案需求、現實問題與急迫性等」
且一開始詢問個案期待時,就只說希望有人可以說話。
整體反思的部分,我覺得諮商演練沒有很高分的原因為:(1)會談過程無章法,個案
已經清楚表明過的感受,卻還在同理的時候錯誤反映;(2)口試回答很亂,沒有辦法條列
,上述的擬答有些都是事後諸葛才想到的,當下講得亂且又有關鍵點沒有講到;(3)忘記
個案講過的重點,比如我回答:「剛剛案主的表現有兩點未來可以深入探討,第一點是…
..」然後我第二點就忘記個案剛剛說過什麼,只好隨便講,但評審就露出驚訝跟皺眉的反
應。因此建議平時練習諮商演練時,可多練習話少類型的個案,請朋友扮演評審的時候,
也可以請扮演評審的人參雜一些皺眉或不耐的表情,考生需要在壓力之下保持冷靜回應,
並從眾多資訊中整理並條列。
(二)口試
1.口試情境:有三位評審,沒有特別的黑臉或白臉,口試過程較諮商演練輕鬆,時間也是
15分鐘
2.評審提問
(1)自我介紹以及相關的輔導經歷說明
(2)在工作遇到了什麼困難
我在自我介紹提到的部分,所以評審有針對這個部分再多做說明,我的回答有緊扣我
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3)彰師可以提供什麼你要的學習
這個問題我覺得考生也可以問自己,究竟為什麼拚死拚活也要考輔導研究所
因為我在報考之前已經想過這個問題,所以當場被問的時候,可以立即反應且條列式
回答(這個部分的回答跟我在自我介紹時提到的工作困難是一致的):
a.增進個案概念化能力:增進評估與個案概念化的深度與專業,以提升諮商效能
b.提升家庭評估與介入知能
這部分我著墨比較多,我的舉例是以之前工作時,急著希望中輟生盡快復學,因此將
個案送入選替教育中,但卻沒有評估個案被抽離後對整個家庭系統的影響,以及當未來個
案畢業後回到家庭中,親子關係仍然沒有修復的情況下,問題可能持續存在的後果。話鋒
一轉,回到藉此希望透過研究所的課程,可以讓我在家庭評估的專業能力更上層樓(但我
其實蠻擔心老師問我為什麼不考婚家所,因為婚家所沒有推甄只有筆試,但講說我不想考
筆試又有點奇怪,所以任何回答都有一些風險阿…)。當我舉出實務經驗遇到的困難以及
兩難時,評審也頻頻點頭(引起共鳴)。這部分也就是再次強調有實務經驗的重要性,一
方面可以於口試時更言之有物,另一方面也可能較容易讓評審留下印象
c.學習研究能力:畢業後有能力自行閱讀文獻來保持專業學習
(4)承上題,與家庭工作的介入目標是什麼
我直接回答「幫助個案跟家人修復依附關係」,評審應該滿意這個答案,但事後想想
如果有事先準備的話,可以「扼要地」提及自己認為個案的行為問題因何而起,以及該如
何改變,然後再講介入目標
至於常聽到有些人會詢問,回答的內容是否要直接說出自己服膺於哪個學派,我的觀
點是可以但可能有風險,因為如果剛好踩到評審的雷,也就是遇到的評審無法接受特定學
派(例如學心理動力的學者可能不太認同後現代取向),又或者評審本身專長就是該學派
,因此針對該學派提出更多艱澀無聊的問題,一旦回答不出來給老師的印象可能就會不好
,這些都是可能要承擔的風險。所以我的建議是,除非很清楚眼前的評審是個能夠接納差
異的老師,以及自己對該學派真的有足夠了解,否則建議就用一般性的回答即可,例如與
其說我是完形學派,不如說我的介入目標是協助個案疏通滯留於過去經驗的情緒阻塞(蠻
多學派都有類似觀點,屬於較保守的說法)
(5)心理師在不同場域(學校、醫院、開業)的差異
這位評審提供一張「心理師能力指標」之類的表格,表上面有五大項或六大項,包含
個案概念化、諮詢、研究能力…,然後老師的題目我理解的不是太清楚,所以我就逐一簡
述,例如在個案概念化在三種場域都很重要,因為……,諮詢的能力在學校場域最為重要
,因為…….等等。但我覺得我這題回答得很不順且無架構,但也還沒想到更好的回應方
式
(6)邊工作邊念研究所如何可行
我覺得後面的問題開始往現實層面提問,老師很直接的說我有正職工作,白天要上班
,怎麼有辦法邊念書邊工作。我就說了我做哪些準備,以及工作單位的長官如何支持,然
後再次表達我的決心
(7)為什麼要錄取你:我回答因為我有工作經驗
(8)具體說明你的優勢
評審直接跟我說,今天的考生中也有幾位現職老師,且其他輔導老師都比你有更多工
作經驗,為什麼要錄取你?我其實有點被震懾,因為沒有預設老師會進一步再詢問,但還
是只能假裝冷靜的回答(當時真的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所以也講得很凌亂又沒重點,但
至少就是維持鎮定,不能被看出很驚慌失措的樣子)
(9)有沒有什麼問題想要提問
當評審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好問的時候,可能就會轉而希望考生自己提出問題。我因
為前面的回答已經很多聚焦在家庭評估上,所以我問了輔諮所與婚家所的課程及指導教授
能不能互選,所以考生也可事先準備一兩個向評審提問的問題作備用
最後一題回答完,貌似還有幾分鐘的時間,我就提早結束被請出去,似乎只有我提早
結束面試,當下真的是覺得沒希望了。擔任試務人員的好心學長還跑過來安慰我說,今年
備取的機會很大,叫我要記得看看有沒有備取,雖然很感謝學長,但心裡聽了真是更加打
擊,再次證實我認為提早被請出來,就是評審已經沒什麼興趣再多問的想法。加上諮商演
練的評審,口試時頻頻皺眉搭配凝重臉色,就覺得今年應該是沒希望了。但結果證明從評
審的表情與反應以及臨場狀況來斷定自己的表現優劣,真的是不太準確阿。所以如果遇到
評審的臉色不是太好看也沒有關係,當下最應該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與穩重,不要被嚇到
或沮喪,也不能夠驚慌失措!沉穩的繼續回答問題,表現最好的自己,結果如何就交給老
天吧
五、結語
(一)我覺得我在口試可以得到不錯的分數,絕對不會是因為我有多會說話,因為我面試時
講得沒架構,而且一緊張時又會忽略平穩的語速,講話變得又快又急(需要多練習)。我
歸納出以下幾點,供未來考生作參考
1.深厚的學習動機:評審能夠接受你為什麼想要學諮商的理由,如果僅是有興趣的話還不
夠,因為來面試的每個人基本上對諮商都是有興趣。所以找出自己內心為何非念諮商不可
的理由吧
2.熱忱與充足的準備:雖然我講得很凌亂,但我相信評審應該能夠從我的個案工作經驗中
看出我是一個很有熱忱的老師(例如晚上九點還在家訪),以及真的已經做好念研究所的
準備(例如清楚邊工作邊進修的挑戰、並想出如何因應且是真的可行的)
3.未來潛能與貢獻:我覺得評審不是要找一個非常厲害的學生,考生不需要精通統計或研
究法,或者已經是諮商大師,但要可以讓評審感覺到這個考生碩士班畢業後或十年後,會
是一名對社會有貢獻的優秀心理師或輔導老師(這讓我想到評審問我為什麼要錄取你時,
我應該回答我這輩子會幫助無數家庭,如果老師錄取我的話也是在無形中積陰德,這應該
也算是對老師有貢獻吧)
(二)以上心得分享只是個人看法,不代表是唯一正確的觀點,若有其他意見也謝謝指教。
另外也懇請有邊工作,邊念一般生的諮商所學長姐分享一下,順利畢業的修課與排課技巧
,或平衡工作跟念書的方法等等。最後感謝你的閱讀,祝福有心的考生都能夠找到最適合
自己的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47.16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515198331.A.5B6.htm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