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灣少子化兩大殺手
這篇好文,小妹補充一下
資訊通膨造成的一個嚴重結果
就是讓人變的「沒耐心」
因為他接收到的資訊,訴求都是「在最短時間內造成最大的刺激」
所以各種農場標題
各種譁眾取寵
各種誇大不實
資訊品質良莠不齊又難以分辨
看久了也懶得去思考真偽
畢竟資訊實在太龐雜了,根本難以逐一查證
所以每篇就直接「看標題」、「抓重點」
時間久了,人們便難以做到「長時間的閱讀」
進而變得「沒耐性」、「求速成」
只想花兩分鐘就看完一部電影
今天種下樹苗,明天就要長成參天大樹
結果就是無法做到積累的功夫
讀書讀不下去,成績就爛,考不上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
技藝學一下就放棄,無法培養一技之長
資金都花到能馬上帶來愉悅感的享樂
而非帶來長期回報的投資項目
時間久了就變成抱怨狗,從沒想過自己努力
只會要政府學北歐、學新加坡,直接給他們一個舒服的環境,因為靠別人最快最輕鬆
找對象也是
懶得去了解對方
如果對方的第一印象不夠好,那就直接PASS
都還來不及展現自己的全部,就直接被判死刑,死得不明不白
但對她來說,反正不要就是不要,她很忙的,沒那麼多閒工夫去好好了解對方
雖然我也不曉得忙了老半天到底忙出什麼東西就是了
SO.....
以前父母年輕的時候,流行金庸古龍的年代
當時的人們都能夠靜下心來花時間去閱讀
但現在,有多少人無法好好看完一本書?
又有多少人無法好好學習一件事?
是不是學到一半就分心划手機?
為了身心健康,小妹真心建議遠離汙染源,就是網路,尤其是社群跟新聞
少一些刺激,多一些沉澱的空間
小妹我選擇閱讀、旅行
閱讀讓我得到知識,旅行則能開拓視野
透過實地勘察,去印證書中的內容
這樣的生活感具體而真實,而不是待在家裡,單方面地接受他人的餵養
人的需求很奇妙,慾望難以填補
所以容易買了一堆東西造成負擔,還不如把不必要的雜物清一清
同理,資訊也是
我們不是做大生意的,根本沒差那些真假難辨的資訊
而別人過得如何,干我屁事也干你屁事
為什麼Less is more?
因為當想要的東西越多,往往失去的也越多
大家一天都只有24小時,精神力也有限
與其看社群網站,因攀比而焦慮
不如把時間都用在自己的身上吧
自身價值永遠值得花心思去經營的
※ 引述《shena30335 (廢文/Stay Night)》之銘言:
: 台灣這2~30年影響最劇烈的東西-叫做通訊革命或者說資訊傳輸革命
: 6~7年級可以回想一下,我們從聽個音樂要買TAPE到CD的出現,中間還一度有一個
: 想取代CD的東西叫MD不過應該很多人沒碰過,因為已經死在半路,再到現在的無線
: 網路雲端發送
: 以前的年代資訊傳播要靠電視跟報紙,所以會有時間差跟潤飾
: 現在因為通訊革命導致社群媒體興起,即時資訊已不再像過去所謂獨家那樣具有價值
: 通訊革命帶來的效應很簡單就是資訊氾濫,我喜歡叫做資訊通膨
: 資訊的通膨才是帶來近代一切焦慮的源頭,由資訊通膨連帶的效應引起各方面通膨
: 想想看,大多數一般人並不具有處理跟過濾正確資訊流的能力,比方一個普通
: 人一次能處理的資訊量是100則,現在則是因為通訊革命,一次可以有1000則
: 遠超過一個一般人能處理的量能,所以會開始產生精神污染跟資訊通膨
: 精神污染就是你要去分析比對哪些資訊是真、哪句是假、哪句是反串、哪句是反串的反串
: (假就是像督割自演這種,把白的說成黑的,或是完全捏造一個黑的出來)
: (反串的反串就是類似林瑋豐事件,不只政治上,也有商業上用這種手法)
: (還有一種非真也非假,叫做廢文,也是資訊通膨產生的垃圾之一)
: *單純拿ptt上發生過的事或現象做舉例
: 詐騙跟假資訊、假人設,甚至更精緻的叫膨風人設(你有70膨風成90,亦真亦假)
: 這就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與撕裂,也加深了焦慮化,如政治焦慮、資產焦慮
: 、容貌焦慮、學歷焦慮、娛樂焦慮(出國或去餐廳打卡)之類的攀比焦慮,長時間下
: 來就是讓一個人無時無刻都處在一種精神緊張的洪流之中
: (像是容貌焦慮也會因為P圖技術、AI革命的影響,再乘上通訊革命的效應渲染開來)
: (資產焦慮,一般收入者光是去科技板逛一圈人均300萬+就看到懷疑自己了)
: 資訊的通膨導致資訊的真實性(淨值)價值下降,就像現在在房板跟股板,隨便都有
: 高手分享相當於以前年代理專等級的理財觀念文,但也是有很多人懷疑或不信任,
: 可以說現代社會的資訊並沒有以前有價值,反而更要求閱讀者的判斷力與執行力
: ,而這其實才是最困難的,但對於有判斷力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遍地是黃金資訊的
: 時代
: 這也是我之前跟友人討論女生網路交友時遇到的問題,當你只是想找一個老公結果
: 來信或配對來300個,一般人、沒有足夠社會歷練或閱人智識的,要如何做有效篩選
: ?多經歷幾次後的體驗就是巨大的精神污染、閱讀匱乏、認知疲累,標籤化跟數據化
: ,然後連帶地產生了焦慮與情緒垃圾
: 所以會導致一種現象,就是有許多人開始自願放棄自由資訊判斷權,因為他們沒有
: 能力也疲於去梳洗每天龐大的資訊流,於是開始有了如KOL、粉專、側翼、網紅之類
: 的資訊收割者,他們截斷資訊流,僅提供懶人包或少量有限度的「重點」或「關鍵字
: 」,報喜不報憂或報憂不報喜,刻意放大資訊片斷,並透過文字渲染或圖片洗腦,去
: 服務他們的受眾,達到一種資訊正二的精神獲利概念(這裡只是舉例,不單指政治,
: 也在商業、娛樂等方面)
: 去滿足將精神資產本金放在這裡的受眾,而且這種精神資產會引誘你不斷投入,但又
: 很難實現獲利,到最後就是你的精神資產單一配置過多,承擔巨大的快樂與風險,一
: 但有什麼事件突發,受到的精神打擊跟連帶引發的精神焦慮也是正二般劇烈
: 因為這些的受眾其實本質上並無法去融入這個資訊通膨的現代社會,要花的精力跟精神
: 本金太高,一般大多數人渴望的還是有限且經過篩選的資訊
: 也就是說,因為資訊革命而釋放出的,自由的選擇權,其實反而是大多數人不需要的東
: 西,我上網購買個貓飼料一次跑出200款,我反而無從選擇,光看一遍都快累死
: 這就是資訊革命帶來的深遠影響,時間流淌的現在式,造成的各個社會層面的通膨包
: 含了精神資產的通膨,而不單只有物質上的有形資產通膨或貨幣通膨
: 而是一種整體性地、全面性地、串聯性的焦慮效應,無法單一各別切割來分析
: =========================================================
: 回到主題來講少子化,通訊革命帶來的焦慮效應我認為還是佔了目前當下的主要因素
: 很多人在討論結婚率,但對於中年成家者來說,生子的問題是在婚前就可評估的,伴隨
: 而來的焦慮也是如影隨形的
: 隨便舉,像是最基本的經濟問題牽涉到的層面跟引發的焦慮就很廣
: ●頂客族/兩個人也很好的根本觀念問題
: ●是否需要供養原生家庭(影響育兒資源跟擔憂下一代繼續做現代資本農奴)
: ●夫妻原生遺傳病或家族病史問題
: ●月中問題
: ●住屋自由問題
: ●時間陪伴問題(牽涉到夫妻各自的工作型態、工時自由度)
: ●教養問題(菁英教育?快樂童年?)
: ●托育/原生家庭後援問題
: ●原生家庭長輩介入教養問題
: ○一但夫妻關係生變時的育兒風險
: 這還只是基本的生子焦慮,更不用說婚前就要評估的外貌、經濟、個性、興趣、性生
: 活等綜合夫妻相處層級的面向
: 進階的生子焦慮還有
: ●興趣培養問題(才藝的取向、接送時間、經濟花費)
: ●語言教育問題(雙語基礎?)
: ●求學歷程的學籍問題
: ●娛樂問題(出國遊玩的費用與安排)
: ●保險配置
: ●資產配置
: 諸如此類的這些焦慮,都一再地隨著通訊革命造成的社群傳播效應一再渲染,很容易
: 就造成男女的壓力,擔憂自己的人生就已經很普通了,不想讓子女輸在起跑點但經濟
: 上又不許可等等
: 我認為女性高學歷化並不是目前低婚率的主因,他可以是一個副因,但背後的本質原
: 因還是資訊革命帶來的資訊氾濫、資訊通膨引發的總合性生子焦慮效應,高學歷的女
: 性只是因為智識高所以更容易被資訊流所影響
: 如果今天的社會是像20年前一樣通訊落後但女性高學歷率跟現在一樣的話,我不認為
: 20年前的高學歷女性會有如同現代般有那麼全面整體性的擇偶困境或生子焦慮
: 這也可以解釋想婚的女性(跟男性)很多,但因為各種全面氾濫性的焦慮,在評估過後
: 還是以「找不到適婚對象」作為未婚的主因,這個「適婚對象」就是必須有辦法排除
: 當代這些資訊通膨帶來的各種全面向的焦慮,才有辦法讓女生願意結婚甚至生子
: 我想表達的是,很多人可能都太輕忽資訊革命帶來的長遠、廣泛、整體性的漸進式影響
: ,他除了讓資訊通膨以外,也連帶讓各種社會層面的東西通膨,兩性市場交友也通膨速
: 食化,不像以前交往還要寫實體信夾乾燥花,電話佔線帶來的情感聯繫以及片刻的獨佔
: 性產生的曖昧回味情愫,這些細微的影響都被資訊通膨的氾濫跟貶值稀釋化
: ===========================================
: 我這裡也想提出的一個觀念叫做精神資產的連帶通膨,通訊革命帶來的影響除了有形的
: 物質變革以外,也讓精神獲利更為快速但更為震盪,其實人生到了某個時刻,也可以
: 靜下心來調節一下精神資產的配置,豐富且均勻的精神資產配置我認為是可以抵抗一
: 部分焦慮跟促進心靈健康的
: 像是我去年花了2個月自學游泳,從0到會四式,到現在每次去游2~3000m,實在是很有
: 趣的中年體驗,我覺得這就是我精神資產配置跟獲利,避開資訊焦慮的一種不錯的方式
: 又像是我看ceca的文,我會特別去注意他透露出的精神資產展示,例如他的生活,騎車
: 兜風、玉石玩賞、風水、跳舞那些生活細節、品味等等,看Linpinpark講球證或跟郭董
: 一起泡澡之類的故事,看某S(抱歉S太多記不得)分享一些自蓋農舍的細節故事等等,
: 我覺得這些東西才是精神資產的配置以及回歸真實生活,這些精神資產的收益讓這些
: 人的人格淨值提升,而不是只有物質的資產RANK競賽,這才是房板吸引我的地方
: 一點體驗跟心得想法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253.1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28820703.A.177.html
留言